为什么乒乓球比分?

芦婉兮芦婉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大概是想问,为什么比赛计分的方法是每球得分制和五局三胜、七局四胜等胜负规则吧! 中国乒乓球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从50年代开始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与西方乒乓球高手交手渐多(之前中方的对手主要是朝鲜、日本、韩国等东亚球队)。

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中国女队一直称霸世界,同时中国男队也实力强劲,经常能拿到世界冠军。在这期间,中国队除了学习外国先进的训练方法和经验外,还借鉴了外国的赛场布置和经验。其中就包括计分方式——原来中国的乒乓球赛采取的是10分制,即每局10分满分,先赢10分者为胜;而国外的乒乓球赛采取的都是21分制,后改为31分制,即每局21分或31分,先到21分或者31分者胜。

采用21分制的好处就是让比赛的胜负结果更加清晰了,不会出现像10分制那样偶尔出现的49比47的情况从而出现谁输谁赢难分难解的局面。因此21分制得到广泛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 而每球得分制的起源还有一段故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乒乓球运动风靡美国,但是当时篮球、排球在美国更普及一些,为了推动乒乓球的发展,美国乒协主席迪克·考斯蒂尔想出了一个“奇招”,就是在比赛中不再采用以往的计分办法而是采用“每球得分的办法”,即每个球都要得分,谁先得3分就获胜。这种办法确实激起了民众的热情,很多年轻人都积极参与这项运动。后来这种制度逐步得到了完善,变成了现在这样。 至于几局制,这是考虑到运动员体力等因素设定的。

羿玥玥羿玥玥优质答主

乒乓球一开始并不是我国的国球,它的起源地是英国。早在19世纪末,英国的 upper middle class 就兴起了玩 indoor lawn tennis(室 内 拍 手 球 ) 的 习 惯—— 一 些 贵 族 在 客 厅 里 用 绒 线 拍 、 鸡 羽 毛 拍 , 在 小 桌 子 上 把 拍 打 一 种 叫gutta percha(树胶球)的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追求速度与激情,拍子变小了,球被更富有弹性的乒乓球所取代。

乒乓球进入中国之初,叫“的缘扑球”,台子也从室内搬到了室外。上海公共体育场内,就有专门的乒乓球场。当时中国人都叫这个球“日本圆球”,场地叫“日本台子”,所以球和台子都是从日本买进的。当时的乒乓球运动,基本上只是流行于上海。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从1946至1949年,上海举办了4届全市乒乓球锦标赛。中国的第一位世界乒乓球冠军在当时解放区东北诞生了,他就是陈恭澍。

随着第一块世界乒坛金牌的诞生,乒乓球运动发展越来越快。

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乒乓球运动,乒乓球比赛的规则也经过了多次修改。比如“21分制”,一场比赛分5局或7局,每一局先得21分的一方胜一局。由于比赛规则比较接近于大家熟知的羽毛球“21分制”,所以“21分制”容易被普遍接受。这个方法从1986年到2000年初使用了14年。

此后考虑到电视转播等需要,又在2001年至2004年实行了“11分制”,把21分制改成11分制,规则上还规定每一局中当比分为5∶5时,双方运动员必须交换场地,即一场比赛最多有5次换场(或6次、7次),每2局之间双方运动员也可以选择交换场地。

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视转播的镜头、角度越来越多,加上乒乓球运动已经得到广泛的开展,运动员技术水平有了飞速的提高。从2005年使用了一种“11分每球得分制”即一场比赛分5局或7局,每局先得11分的一方胜一局,每局中当比分为10∶10时,若双方均未按规定击球,按原规则执行;若双方按规定击球,击球质量符合规则规定,先由某方连续两球获得两分的一方胜该局,如果一场比赛进行到第七局,比分依然未能分出胜负,则改用“抢七”规则,七分先到者胜。

乒乓球运动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可能是当初在英国一些贵族客厅中玩乒乓球的“老祖宗们”也难以想象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