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为什么这么重视乒乓球?
因为中国国球不是盖的,是唯一一个能把乒乓球作为体育运动项目传到国外的运动项目,而且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输出,不是像足球篮球那样靠所谓的“天分”和“人口红利”去堆积希望获得成绩。(这里不讨论乒乓球以外的羽毛球、排球等等) 拿奥运金牌是目标,拿世界第一是途径。中国的乒乓球从技战术水平,运动员体能素质,年轻选手选拔培养机制都是国际一流的,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可以和日本抗衡的强大力量。
2013年莫斯科世乒赛中国队对阵日本队的历史性胜利后,央视5+做了个集锦——《大国球梦》,里面说了这样一段话(大意是这样,原话记不清了): “在乒乓球这个项目上我们拥有绝对实力,我们可以让对手两局只得一分……我们能够把球打得这么爽,是因为我们有足够的底气;我们能一路横扫,是因为我们的技术是最先进的……” 是啊,凭什么别人打五局才能分出胜负,而我们能一局定乾坤呢?就是因为我们的技术是最好的,是最接近发球机和技术标准的(这个标准说的其实是欧洲选手,比如波尔、奥恰洛夫之流)。为什么乒乓球能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因为我们有信心把我们最好的技术传递给别人,别人学去了就是对你的认可和尊敬!
最后,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变成两个小问题:一个是为什么只有乒乓球能出国门走出去,另一个是小为什么要花那么大力气推动乒乓球这项运动。 为什么其他运动没法走出国门?因为其他国家没这基础啊,乒乓球台你随便找一家店铺就能租到,但是高尔夫球场你想想一个国家能有几个?光北京就有多少球馆了吧,一年365天每天都有客户,当然这个客户是指练球而不是比赛哦~ 那为什么要推广乒乓球?原因很简单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呗~
中国国乒是世界乒坛梦魇般的存在,国乒在世界乒坛的统治力是绝无仅有的,而且这种统治的跨度极大,从50年代到现在已经有七十多年。其他国家在其他项目上也曾长期垄断,但这些垄断都有极少数的例外,而国乒这七十多年仅输了2次。
国乒如此之强,根源在于中国有强大的举国体制,可以把全国最优秀的资源,都集中到一起给极小一部分顶级运动员,以换取世界大赛的奖牌。这种资源的高度集中,是资本主义无法比拟的,它更重视个人利益的公平分配。
举国体制的资源高度集中,首先体现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选拔层面,中国可以集中全国最优秀的教练员组成最顶级的教练团队,在这种教练团队的调教下,选手的水平会有质的飞跃,这是其他国家根本不可能想象的。
其次,中国可以调动大量资金在退役世界冠军身上,让这些退役世界冠军辅助新选手。很多冠军退役后直接去国外,像刘国梁去德国,刘国正去卡塔尔,马龙去中国台北,这些人去国外都对当地乒乓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内这种人才就不会被浪費,直接用在国家队一线。
第三,中国可以调动大量资金组织表演赛,让国家队在世界大赛前能有充足的高质量热身赛打,很多知名外援都赴中国打过乒超联赛,其他国家的联赛没有这种财力,他们也很难请到高质量外援。
第四,中国有优秀的培养体系,从地方队选最好的到省队,再从省队选最好的到国家队,选手可以享受到最顶级的培养资源。
当然,如果把其他国家所有的资源汇聚在一起,也可以挑战国乒的霸权,比如欧洲二队。欧洲二队包括波兰、奥地利、匈牙利、法国等多个欧洲二流球队,他们把最强的选手聚集在一起,再加上其他国家的部分顶尖外协会选手(主要是亚洲人),曾经两次击败过国乒,一次是在1995年哥德堡世乒赛,欧洲二队打败中国队夺得世乒赛男团冠军,当时这支欧洲二队成员有金泽洙、玄静和、罗斯科尔内斯库、普里莫拉茨、塞弗、盖亭等人。
另一次欧二队击败国乒是2020年乒乓球世界杯团体赛,当时国乒是以二队出战,这支欧二队击败了国乒二队夺得团体世界杯冠军。这支队伍的成员包括日本的吉村真晴、韩国的郑荣植和朴晟炫、西班牙的罗伯勒斯·罗伯斯、德国的弗朗西斯卡等。欧二队这两场巅峰战役,都打出了欧洲的威风,国乒的霸权并非不可撼动,把所有协会的超一流选手放到一起就有希望挑战国乒的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