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会兵败汉城?

章伏明章伏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同意一个高票答案的说法,中国在抗美援朝中,除了政治和外交因素外,在经济上确实处于劣势。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时携带的武器弹药量是按长期作战准备的,但美军在战前就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而且朝鲜寒冷的天气对志愿军很不利,双方都有大量冻伤减员。 后来因为朝鲜战场特殊地理气候条件,加上美国战略重心的不断转移(先是欧洲然后是越南),再加上朝鲜人民军自身的努力,中朝军队最终实现了阵地战向游击战的转变,部队的供给也开始逐步改善。

到1953年夏季,由于美韩联军在铁原等地遭遇沉重打击,第8集团军副参谋长巴顿少将被解职,李承晚集团内部开始分化,谈判桌上的筹码开始向志愿军一边倾斜。 但是志愿军毕竟已经在正面战场上与世界第一的美国军队交手多次,无论武器还是人员素质都逐渐上升,再加之有朝鲜半岛特色的小战术,所以最终能够在局部形成相对均势甚至小优的局面。 但是这种平衡并没有维持很久,由于苏联援建的朝鲜大型工程先后竣工,北朝鲜军队的战斗力重新得到提高。同时苏联老大哥也再次给金日成送来了重磅利好——远程精确制导炸弹!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为美军航母打造的!

从1954年底到1955年初,在局部战场上,北朝鲜空军竟然对以航母战斗群为核心的南朝鲜部队形成了绝对优势,这直接导致了“海空一号”战役的失败,志愿军航空兵损失惨重。 到了1955年下半年,在中朝军队连夺南朝鲜200多平方公里土地的激励下,原本已经缓慢下来的美军重新加速了进攻节奏,甚至在仁川登陆后直接兵临汉城下。如果此时北朝鲜陆军能够配合空降军形成对首尔的合围,以当时志愿军虚弱的空中力量恐怕难以阻挡美韩联军的反扑。 所幸的是金日成拒绝了斯大林强行攻占首尔的命令,命令前线将领坚守现有阵地,这才有了后来的“金城之战”。

房梓钰房梓钰优质答主

汉城战役的胜利,使朝鲜战争的进程发生了重大变化,战争已由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阶段转入了战略相持阶段。美军由于遭受第一次战役的重大挫折,不得不重新估计其军事上的有利地位,并调整了有关战争的各项政策。同时在军事部署和作战行动方面也由大规模运动战改为主要依靠技术兵器进行持久的阵地战、消耗战和政治军事并用的战略。而志愿军因远离后方基地,补给严重困难,加之运输道路尚未修复,因此需要就地解决当前的给养困难,同时进行休整和补充。于是双方在三八线附近进行对峙。

虽然汉城战役取得胜利,但在这一进程中,志愿军作战中仍然出现了一些失误。最大的错误就是过分贪图全歼,导致在西线作战的38军、40军将敌军分层逐次包围,致使志愿军在各点的攻击都形成分散零碎的战斗,而未能对敌军造成强有力的钳制。此外,在平壤至肃川段,北汉江两岸地带,地形复杂,不便于大规模作战,而在38军、40军前敌指挥员的认识中,都仍沿用解放战争的经验,想通过大的迂回包围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这一企图本身就很难达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