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剑圣是谁?

卞丹玄卞丹玄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剑圣”这两个字怎么定义呢,我大概知道题主的意思了。 一般来说,我们评价一个剑道练习者水平高低的方式是“个位数等级制”的,最高级别称为“九段”,最低级别为“一段”或者“初段”;当然也有别的算法,比如“五段”、“三段”什么的(这些数字没什么特别意义,只是用来区分水平的)。

如果谁得到“九段的称号”了,那一般可以认为他的水平已经是“全国前列”的了;如果是“八段”的话,那就是“国内顶尖水准”;而“七段”则代表着“全国很少数能够超过你的人之一”的水平。 “一段”和“二段”我就不阐述了,这个属于“入门级”,能到这种级别的都不简单。

现在来说一下“剑圣”的问题。 中国古代没有段位制,所以我们不能用现代剑道的眼光来看待古人(否则老子也是“剑圣”了)。不过我们从一些文献中可以看出些问题来——唐朝孙思邈著《刀尺》一篇,其中指出: (这里把重点圈了一下,原文是很长的,我有整理。) 宋朝欧阳修等著《新唐书·艺文志》,其中记录了孙思邈的《太清内书》,关于刃道(就是剑术)部分: 唐朝吕洞宾有诗云: 宋朝陆游也说过类似的话: 虽然都是描述“剑圣”李白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个信息:李白时代的剑术水平已经很高了。

那么李白是什么水平呢?我们看他的诗: 从这一首首诗里,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信息:李白精通单剑、群殴,长兵(剑)、短兵(矛、枪之类)都精通,点穴(闭气)、刺腹(攻心)、横扫千军(劈砍)都有涉猎,而且水平应该都不错。

总结起来可以说李白是个“多面手”。 这样的人在唐代应该是很常见的。唐代武举,比的是长兵(刀、枪)、短兵(拳、脚)、骑射三项目,每个项目高下依次分三个等次,最后按照各个等次的比例定出总的排名。这样能上武举的人,一般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然了,李白毕竟不是专业练武的。到了宋代,情况就不同了。宋代开始讲究“拳法”(这一点很像日本今古流),于是“剑术”开始向“刀术”发展。宋朝郭若虚著有《定风波·论五刀》,其中说: 宋朝姜夔著《新定九宫大成南北歌头》,其中描述“南刀”: 元朝以后,“北派”盛行(其实北方武术一直比较兴盛),于是刀法又有了一定转变。到明末清初,“太极”盛行,“南派”也开始改变。总之这时的“剑术”一直在向“刀术”发展。

从李白时代到现在,从唐代至今,从“剑之艺术”到“刀的艺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趋势:中国武术从“全能型”转向“专项型”。这是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的结果,也是现代体育兴起的影响。这样下去,武术可能最终像网球、羽毛球那样,成为少数人的消遣。

国奉圣国奉圣优质答主

剑霸独孤求败,独孤九剑,又名一剑孤行天下,是一种仅以剑法论,可称天下第一的剑法。独孤九剑的特色是以进为退、以攻为守,一气呵成,破掉对方攻势,使对方攻势无功而返。

《独孤九剑》是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侠客行》中至高无上的剑法。独孤求败是《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剑法的出处,而《笑傲江湖》这部小说创作年代早于《侠客行》,所以剑法应该是《笑傲江湖》中独孤求败所传。

独孤九剑是无敌剑谱和独孤九剑剑谱两部分合称,剑法分为总谱、上谱、中谱、下谱四个部分。总谱在《侠客行》中被丁叮叮所执;上谱分藏于侠客岛上三大宗主(上官博、梅芳姑、史婆婆)的手中;中谱为谢烟客所有;下谱一直为侠客岛中人所藏,后丁不三将《侠客行》及下谱一并交给谢烟客。

独孤九剑的特色是以进为退、以攻为守,破掉对方攻势,使对方攻势无功而返。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