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票为什么停售?
2015年8月1日起,国家禁止线上销售彩票,实体店售彩仍然继续进行。为此,国家彩票中心举办了各游戏专题中奖彩票展示活动,以提醒广大彩民牢记彩票中奖金额超过1万元须进行现场领奖,倡导理性购彩。此次展示的中奖彩票为各游戏停售后返奖金额最高的中奖彩票。“时时彩”“快爽彩”“北京1+1+N”“云南11选5”游戏开奖后产生的特殊奖派奖奖金,专项用于奖励购买上述游戏彩票的中奖投资者。
从彩票产生以来,人们对于彩票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彩票是罪恶的根源,是道德的沦丧,是有钱人的游戏;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彩票是人类普罗大众的理想“白日梦”,是“理想生活的制造机”。那么,作为人类最普遍的娱乐形式的彩票,有什么作用,又存在什么问题呢?
第一,从彩票产生的原因来看,它是国家的“愚民政策”。
公元3世纪末4世纪初,豪族奢侈而无益,当时魏文帝曹丕想出一个“寓乐以待民疲”的主意:下令国家营建大型茶榭,国中有闲人,可以多往游乐,为之花费,使困乏者致富。这种“寓乐”于“游”(即“游娱”)的设置,与今日之“名胜风景区”相似。当然,作为“愚民”政策的彩票,其规模更小,彩金更薄,“游”与“娱”的成份更多,但都是为了“利闲”民众,使“疲穷之党”不致“以义”相争。这种“利闲”之俗,历代相承,直至20世纪彩票才又“兴盛”——并且越来越“兴盛”。
第二,从彩票的功能来看,它扮演着政治和经济角色。
意大利的薄伽丘曾经指出:“对于每一个男子来说,结婚是生活的唯一目标;而对于彩票业来说,婚姻是彩票业的最大敌人。”在17世纪前的欧洲,只有穷人才去买彩票。彩票的中奖概率极为微小,实际上是一种“希望”的赋税,这种赋税“望渺茫而纳费”,即使中奖,兑奖后又重新雪上加霜。
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赌博之风盛行,为了增加税收和巩固社会稳定,欧洲的许多国家才将彩票合法化。马克思说:“从这个意义上说,彩票是一种完美的抢劫勒索,是一种最可靠、最正当的抢夺——因为有人竟愚蠢至极,甘心情愿把自己的金钱捐给国家!”
可见,即使在今天,彩票也是一个政治工具。至于它的另一个功能:聚集财富,则只是它的副产品了。
第三,从彩票的结果来看,它带来了社会不公。
美国学者约翰·凯利曾经做过专门研究。他计算了购买“快乐之选”彩票的中奖者有45%是从头至尾一直跟着此彩票的,有44%的中奖者只是在最后一刻才冒险一把,还有15%的幸运儿是靠撞大运而中彩的。凯利写道:“这样,一些有组织的朋友就有充分的动机去从事一种以少数人为对象的赌博。”美国一名法学者也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一次彩票大奖的发放会造成数位贫穷者腰缠万贯后致死;他还提及这样一个实例:一位中了5000万美元彩票的妇女,因无法忍受突然暴发的财富而自杀。美国有统计表明,20%的最富裕人口拥有全国3/4的财富,而20%最贫穷的人只拥有0.5%的财富。可以说,如果再加上彩票,这一数字还应再减。
西方各国对彩票的大量公开研究,得出来一个普遍的结论:它给社会带来的绝大多数是负面效应。美国彩票专家威·阿·阿尔瓦雷斯在研究了日本、韩国、新加坡、荷兰、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挪威、瑞典、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国等国的彩票业以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哪个国家,无论是何时何地,彩票都没有带来过任何积极的社会影响,其结果是助长社会懒惰,破坏社会道德,助长社会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