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几大著名拳法?
中国功夫博大精深,门派众多,拳种更丰富,除了四大名拳外还有八极、截拳道、咏春等等,而下面介绍的这十种拳更是享誉盛名(排名不分先后)。 八极拳:起源于沧州,以击打著称;
咏春拳:来源于广州,以攻守见长;
太极拳:起源于河南,柔中带刚;
八卦掌:起源京、津一带,以内家功为主;
少林寺拳法:来自于河南嵩山少林寺,内外兼修;
通背拳:起源于直隶省南部的广平府(今属河北),以臂功著称;
螳螂拳:来源于山东即墨,以轻灵见长;
戳脚腿:起源于河北邢台,以腿功著称;
地躺拳:源于山西太谷,以地面战斗见长;
翻子拳:北京地区短打拳法之一;
梅花拳:产生于山东聊城、河北廊坊等地,讲究内外三合,上下协调。
以上只是介绍了十大著名拳法,中国的拳术还有很多很多……
中国拳术,主要为锻炼身体用。古代作战用的拳法,多已失传,留传下来的称为传统拳术或民间拳术。它是在武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完整体系,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高超技巧。现代的长拳、南拳等运动,是现代大、中、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中国拳术可分太极拳、长拳、南拳、形意拳、八卦掌等类。
太极拳,以“太极”(阴阳)二字命名。拳术动作圆活连贯,运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轻灵沉稳。拳势缓慢柔和,刚柔相济,内外兼备,富技击实用价值,有消食助消化,促进体内血液循环等健身作用。太极拳有杨式、吴式、程式、孙式、武式等流派。
长拳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可分两个不同系统,即为明末清初棍术名家少林派的陈姓传人所创造的长拳和北方各省各流派(查、华、炮、红等)的长拳。两个系统名称相同,但拳理拳法都有很大差别。第一个系统的长拳是一种软、活、快、练全身的拳术,拳势矫健、灵巧、舒展、快速、轻快,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备、注重技击作用。
南拳拳势短小紧凑,用腰发力,出拳有力,拳法多变,拳力兼有外家拳(指少林拳)刚猛有力的特点和内家拳(指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柔软敏捷的优点。
形意拳由山西人姬际可和河北人吴钟创始人。其拳势朴实无华,简练紧凑,拳法讲劲讲势,劲要刚暴,势要快速,姿势端正,动作顺达自然。它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人体的脏腑经络与拳术紧密结合起来,以动物之意,人体之性(五行)相结合,用拳式的组合表示五行生克变化,以达到强身的目的。形意拳有四种基本拳法,即五行拳和十二形(也称十二拳)。
八卦掌主要以掌法为主。其拳势以圆为本,按以圈走的八卦(乾、亥、坎、艮、震、巽、离、坤)方位变化和人体经络、脏腑规律,以掌法为主;练习时盘旋走转,变化多端、身灵步活,借势发力,有良好的健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