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赛季cba总决赛是不是假球?
首先,我同意这个结论是假球,或者说是博弈的结果。但是过程不是大家想的那样。 当时看比赛的时候也是偶然看到,一开始也和大家一样觉得广东赢了,后来发现不太对劲,广东的进攻仿佛停滞了,之前威姆斯的突破像泥牛入海,没有形成有效的助攻,还出现了传球出界,任骏飞两次失误(还有一次在加时赛),曾繁日在二次进攻中把篮球扔给队友的场景.....这时候我产生了怀疑,不过那时候还不敢确定,就搜索了一下,看到了赵睿的争议进球和最后时刻易建联没吹的犯规。
我的天哪!真是不敢相信,如果这两个球发生在我身上,就算我给球队带来了胜利,我也会愧疚一辈子。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但我知道假如是我,我在场上不会为了赢球去做这种昧良心的事,拿钱再多也没用。我想起苏亚雷斯和格瓦斯,一个假装受伤骗点球,一个手球造成对手犯规赢得点球。他们拿了钱,却失去了尊严。 可能有人会说我是道德至上主义,如果真是这样,我也认了。
总之这样的球在我的价值观里是不能拿的,就算是输了,我也心安理得,输得明明白白。
当然不是,假球不是那么容易证明的东西,我们只是从最后的结果和球场上的细节以及当时的舆论得出这是一个假球,但如果你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只是单纯看录像和结果,这个系列赛其实完全可能是一场明明白白的2比4。所以从法律或者从一些硬性的东西来讲,我们只能说这就是一场正常的总决赛。这也是那些当年在广东的“阴谋论者”一直坚持的:这的确是一场球。
但对更多的人来讲,这只是一场球吗?
对看客而言,只是一场球。但对参与者而言呢?是职业生涯最宝贵的两年青春,是背负巨大压力却连一丝一毫展现自己的机会都不敢奢求的恐惧,是无妄之灾的无奈。但为了保证这场“非假球”系列赛的正常进行,这一切都得成为他们的日常。所以他们内心所认定的,这绝不仅仅是一场球,他们只是用一场球的时间结束了一个长达两年的闹剧,甚至一个时代的落幕。
所以我们也不应该用理性的东西去衡量当年的一切,因为用理性战胜非理性并不难,因为理性是人类的本能。真正难得的是在非理性面前,还敢于反抗,敢于发声,就像2012年底央视连续20多天的报道一样,尽管最终广东还是无法摆脱这命运,但他们敢于去反抗“假球潜规则”的过程,足以成为广东一个时代最让人唏嘘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