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如何以赛代练?

容静恩容静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命题其实有点伪,或者说是相对伪,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任何练习都离不开实战,任何训练都带有竞技性(不管你有没有意识到)。也就是说,你哪怕是在模仿高手动作练习球技的时候,你的大脑里也会调用你的经历、常识甚至想象力来帮助你模拟现实中的各种情况并做出决策——这个过程本身就包含了竞技的成分。 那么是不是说赛和练是完全等价的呢?不是的!

首先两者目的不同,比赛是为了赢得胜利,而练习是为了提高技术;其次二者承载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比赛是一种交流(不论这种交流是否正式),而练习更多的时候意味着独立地自我提升。 最后,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比赛的结果不可控,而练习的结果可控。你可以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练习来控制自己每一个球的动作、击球点、发大力与否以及落点等等,以保证练习的效果。换句话说,你也可以通过练习来培养肌肉记忆,从而确保你在比赛中也能做出正确反应。 但是比赛就不同了,对手强度和程度不可控,你可能遇到强手也可能遇到弱手,你无法改变环境只能适应环境。如果一次比赛你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或者你的发挥远低于你的实际水平,你不能把问题归咎于练习不够充足,因为影响比赛的变数太多,练习再充分也难免会有意外状况发生。

当然不是说练习不重要,而是说什么“以赛代练”、“以大代练”或者“以比赛状态练”之类的话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该练的基本功还是要踏踏实实地练好,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好,只不过可能通过比赛这种形式来展现而已。否则你说什么“以大代练”——我比你壮,我就能打到你服气吗?

却韵彤却韵彤优质答主

其实对于大部分业余球友来说,很少会安排系统性的训练,平时也就是找朋友对打对打。而大多数业余比赛又需要休息或者上班的业余时间去参加,往往只能是一天或两天就完结战斗了,对于那些经常参赛的球友来说,确实是一场场的以赛代练,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参加比赛来代替训练呢?

首先,根据比赛时间计划训练时间。假设你在本周的周日参加一个有正规赛程安排的比赛,那么在该周的周一到周五,就应该把这五天当做训练周来计划每天的训练内容和时长,而不是像平常一样找球友随便打打。训练强度上也可以适当增加,因为在备战周的训练强度增大,周日的比赛反而会变得“轻松”很多。就算最后比赛成绩不佳,但一周下来训练质量上来了,从以赛代练的角度来说同样是提高。

在训练内容上,首先要把自己最需要提高的技术放在备战训练的重点,通过一周的反复强化训练提高这项技术的熟练度。如果自己目前各技术环节都差距很大,那就应该训练一些简单实用的战术,同样可以帮助在比赛中得分。其次,可以根据对手的基本情况进行针对性备战,尤其是当你事先就获悉了首轮的对手,可以做更充足的准备,这样在首次出场时才能有足够的自信心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比赛。

在备战训练中,要注重以单板质量为核心,通过以质带量来提高击球速度。毕竟比赛中的对手都是有实力有水平的,击球质量好速度快才能不落下风。即使在平时的训练中击球质量不佳速度不快,也应该以最好的击球感觉来完成每天的训练,从备战日开始就要像正式比赛一样投入。

在正式比赛的间歇中,除了基本的放松肌肉喝水上厕所,如果有时间最好能够到镜子前或有光线的空场地上练习一招半式,保持身体的兴奋度和肌肉的感觉。不要小看这10分钟左右的间歇,如果能够用好,往往可以帮助即将上场(或即将换边)的下一轮比赛中保持好的状态。而如果是两天以上的多日赛,在首日比赛结束后,也应该尽量在睡前安排15分钟左右的练球,让身体继续保持着比赛的感觉。当然不是所有比赛都有这种便利,所以如果实在没有场地,那就应该在休息时回想今天比赛中技术的不足。

另外,如果有两人以上组队参加团体或双打,在正式比赛前都最好能够统一战术,分工明确,这样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如果队内有相对实力更强的,就应该让他来当队长“发号施令”。如果大家实力相近,那么也应该共同商讨出战术打法甚至轮换原则。

最后,即使在正式比赛日的首轮输球了,如果还有时间的话也应该要安排训练。因为紧接着还有第二轮要打,尤其是单淘汰的比赛中,所以即使首轮失利也应该迅速调整到状态,在训练中找回击球感觉和比赛状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