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乒乓球快带?
快带是结合快攻与弧圈的一种技术,由于需要较强的基本功和协调性,所以一般用来指年轻人或年轻队员居多 快带就是利用球的速度和弧线,在对方还来不及反应的情况下,就抢攻得分 首先要有比较快的初始速度,这样在你进攻的时候才能占据主动。毕竟你要在对方反应之前就完成了进攻,而对方只能给你回击一板,所以你快带的速度一定要比对方更快;
第二就是要加转,因为你是抢进攻,所以不可能像削球一样控制落点,那最好的方案就是加重旋转,使球产生强烈的上下翻滚,这样即使能抢到,但也造成不了威胁; 第三就是要高球,因为如果球太低就很容易被对方防守,而且也容易发生对抗,如果你进攻的节奏被打乱就容易出现失误。但也不是越高越好,一般过网即可; 第四就是尽量加旋,因为在高速之下能够加旋的球是最能带来威胁的,因为它有很大的可能性造成对方回球下网或者出界。如果没有机会加旋那就只有加转,只要不是太慢,一般都是可以拉过来的,但如果没有旋转的话那不管多快都不是很有威胁。所以为什么快带需要很好的基本功,这就是原因之一,因为只有良好的基本功才能够让你的动作更到位,更容易形成有威胁的进攻。否则你的快带就会很容易变成对方的快攻。。。
目前能够把以上四点结合得比较好的应该就是许昕了,他除了是直板选手以外其他三点都很符合,再加上他的反手比较强,所以快带很多时候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于张本智和那种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带了,他是利用他的体重加上凶狠的冲击力打出的球,跟许昕的快带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张本的快带更加偏重于力量,而许昕的则是速度和技巧的结合。
快带技术,在欧亚两洲各有所长。欧洲人善于用全手加力的快带,他们手大球拍也大,站位比较近,往往在上升期加转子后快速凶狠地回击对方的来球。过去匈牙利队的施拉格,瑞典队的瓦尔德内尔等都擅长此项技术。近几年来这个打法已明显减少,但加力快带在杀伤力方面仍给对方以很大威胁。
我们的快带是用小手在来球的高点期前或高点期,用借力或少加力的方法回击来球。这种球落点变化多,击球速度快,但力量小出球也不转。主要靠落点和速度来打击对方,使对方不容易发力抢攻。快带的主要作用不是为了进攻而是为了控制,伺机攻打对方的弱点。在60~70年代李振恃、王志良、王文荣等都以快带为主。当时还是打38毫米球,台面比较小,因此我们的快带打法还是有相当杀伤力的。
现在,由于采用大球和使用40毫米的乒乓球,台面加大,快带这个打法受到了威胁。加上我们的运动员又大多是小手,因此使用这种打法的人较少。但快带的先进打法王涛取得了世界冠军,使我们看到了希望。小手打快带只要掌握得好在当今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打法,是可以打好的。
王涛的先进打法对小手打快带起了示范作用。小手打快带怎样才能打得好呢?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一、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手板
(1)使用拍面较小的球拍。拍面小击球比较灵活,在站位上也比较靠近球台,可以减少对手的上旋球和长球的影响,同时便于击球向对方的左、右两个大角移动,使对手不易发力,容易打乱对方节奏,造成对方失误,给自己创造进攻机会。
(2)使用海绵比较薄些的球拍,这样可以借力回球。由于来球的力量不向下打,因而容易控制落点,使对方感到不好发力,不敢盲目抢攻。同时,球拍海绵薄,击球旋转较弱,也可以减少对手用旋转球牵制和攻击自己的可能性,
(3)使用反胶比生胶好的多。生胶对上旋球处理不好,同时上旋球也使快带生胶偏磨在球的中下部不利于借力,不如反胶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