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逆转球什么意思?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久远,但是正好我前不久在B站上看过相关的视频,就拿来回答一下吧。 首先要明确一点,乒乓球比赛是有规则存在的,不是随意的单打独斗。所以“努力”二字并不是凭空而来的,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技战术基础上。而所谓的技战术基础,无非就是基本功+各种发球+各种底线的攻防练习。只有练习中让大脑不断刺激,才能形成条件反射,在比赛中运用自如。
所谓的水到渠成、水到渠成都是指练习到位了,技术掌握扎实了,在实战中才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相反,有些运动员训练时偷工减料,基本功不扎实或根本没练过基本功(比如某些所谓的“天才少年”),那么在比赛中就会处处受制于人——人家一个防守反击就能让你疲于招架,人家一个搓球你就扑过去,人家一个侧身你就起高,人家一个拉球你就冲上去……你所有的进攻都建立在对方不会防守的基础上,那你说你的进攻能持续多久?这种比赛对于任何人来说都很难看,很没有意义。
回到问题本身,什么是逆风球?就是当你领先的时候,对手开始发力,而你能不能撑得住,能不能咬得住,能不能顶得住;而当你落后的时候,能不能追得上,能不能赶得上,能不能扳回来。这一切的基础都是技术,如果没有技术做支撑,一切都是空谈。如果技术不过硬还非要硬拼,那就是自讨苦吃。 举个例子,假设A的反手很好,B的反手很弱。两人相遇了,肯定是A占优。但假如A的反手无懈可击而B却有奇招,那就是B占优了。所以技术过硬不仅仅是指自己会多少技术,而是指自己对技术的组合运用是否灵活多变。
乒乓球逆转球是指落后的时候,将落后形势反败为胜。一般情况下,乒乓球在一局中要是落后3、4分,后面想要追上翻盘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不过要是落后5分以上就比较难追上了,要是在落后5分甚至是6、7分的情况下完成逆转,那可真的是不容易,值得大书特写。
国乒队史上一共有3个人达成过在落后7分以上的情况下翻盘的壮举。这三个人分别是王楠、王励勤和张继科,3个人都非常了不起,都是大满贯得主。那么,这里面哪个大满贯得主逆转实力最强呢?
王楠曾经两次完成落后7分大逆转,第一次是在2000年的全锦赛上,王楠在女团决赛中,决胜盘与李菊苦战5局,在第二局当中3比10落后的情况下,王楠最终完成了大逆转。第二次落后7分逆转是在08年的国际公开赛当中,王楠在面对帖雅娜时,在一局中4比10落后的情况下完成逆转。
王励勤同样是在2000年完成了一次落后7分的大逆转,在99年尾的世界杯中,王励勤惜败刘国梁,拿到了亚军,这也给了王励勤更多向冠军发起挑战的信心。在00年,王励勤向世界杯发起冲击,最终一路杀进八强,当时在与小将郝帅的比赛中,王励勤一度非常落队,但是王励勤并没有放弃,咬牙坚持将比分一点点追上,最终实现逆转,继续向冠军发起冲击。
张继科在公开赛中完成过两次落后7分以上的惊天大逆转,一次是在07年的日本公开赛首轮,张继科在与希腊削球手高果斯的第二局中,7比10落后的情况下逆转拿下,张继科当时才刚刚进入国家队,能参加公开赛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11年的鹿特丹世乒赛第四轮,张继科在与日本选手松平健太的比赛中,在第三局中一度8比10落后的情况下,最后挽救2个局点完成逆转。这两次张继科都非常困难,不过他都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