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到底差在哪里?

温振山温振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足球的问题不是技术问题,不是战术问题,甚至都不是体能和意志品质的问题,而是一个纯粹的管理模式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个制度性问题。 中国篮球在CBA和NBA的外援层面玩出了花活,但到了国家队却一塌糊涂;而中国足球在亚洲杯和世界杯舞台上屡创佳绩,但在联赛中却是鸡肋般的存在。 造成这种“奇葩”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管理方式的不同——中国篮球把球队当成一个企业来经营,而中国足球把球队当成一个政治单元来建设。

从联赛成绩看,CBA远不如中超;而从国家队的战绩看,男篮则远远不如男足。 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CBA的强队每年都在减少,而中超的弱旅却在年年下降。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不在于各俱乐部的投入产出比(这个因素确实存在且很重要),不是因为青训体系的建设(虽然青训体系也存在问题),也不是因为教练组水平的高低(尽管也有一定影响),而是因为管理模式的不同:俱乐部是企业的属性使然,需要最大化资本的利益,所以随着球队战绩的好坏上下起伏是在所难免的;而中国足球是国家队牵头,各地政府支持建设的地方性公益事业,球队的成绩固然重要,但却没有到利益直接挂钩的程度,所以无论出现怎样的状况都不应该令人生疑。

简单来说就是,CBA的球队是独立法人,自负盈亏,成绩好的时候锦上添花,成绩坏的时候雪上加霜;而足球的队伍不但要独立核算,还要补贴其他部门。 ——这就是为什么周琦转会到辽宁男篮后,第一年帮助球队夺冠,第二年就因合同问题缺席了整个赛季的比赛,而第三年重新聚集后,立刻成为绝对核心并带领球队崛起的缘故。 ——这也是王哲林转会到上海男篮后,迅速成为了球队老大的原因。 因为在企业属性范畴内,他们是竞争者,只有脱颖而出才能拥有更大的筹码;而在公益事业的范畴内,他们只是配角,不需要抢戏也能完成使命。 所以归根结底,为什么中国篮球能够在狭小的空间里尽情挥洒激情与才华,而中国的足球却要小心翼翼地铺陈着脚下的足球,是因为一个为了挣钱,一个却不得不付出金钱和代价。

滑伟斯滑伟斯优质答主

不可否认,如今的中国足球整体与亚洲诸强相比的确存在差距,毕竟中国队已经连续两届无缘世界杯决赛圈比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足球在青少年层面输掉了未来。实际上,目前国内97和99年龄段的少年国家队的建设和训练方式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如果这些小将的发展按照预期的轨道前行,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5年之后的U23亚洲杯以及2022年和2026年两届世界杯的赛场会涌现出更多具有实力的中国国脚。

首先,从技术层面来说,这批年轻国脚的技术能力已经完全达标,他们经过长期海外留洋训练和比赛的洗礼,基本能够达到欧洲国家职业联赛青年梯队的水准。例如效力于德甲沙尔克04的刘若钒、荷兰海牙的张玉宁以及葡萄牙吉马良斯的林良铭,这些年轻小将的技术能力已经在欧洲同年龄段足坛得到了认可。他们能够在高压对抗下完成传控,展现出相当娴熟的技艺。

其次,在心理层面,这批97和99年龄段国脚也具备了与世界球队抗衡的实力。毕竟大多数球员已经在国内外各级赛事中得到了充分锻炼,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尤其是张玉宁和刘若钒,他们已经获得了相当多的成年队比赛出场机会,甚至有闪光和进球,心理上已经适应了激烈的对抗和竞争环境。

同时,97和99年龄段国脚在体能和对抗上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在国内各级青训俱乐部,体能训练是绝对的必修课。这些小将已经习惯了大量的体能储备和对抗训练,身体对抗能力的提升使得他们在竞争中能够有更足的资本去争取胜利。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不足。相比日韩等亚洲强队,中国足球在后腰、中后卫、边后卫和门将这些位置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些位置的球员往往需要相对更高的对抗能力和身体力量,而这恰好是中国年轻一代足球运动员较为薄弱的环节。此外,部分年轻球员的思想上和战术理解上还有待提高,需要在日后的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改进。

总体来说,中国97和99年龄段的国脚在技术、心理和体能等方面都有不错的发展,但仍需要在一些关键位置和细节上加强。只要按照既定的计划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5年后的赛场上会迎来一批实力强劲的中国国脚,为中国足球带来新的希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