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中国香港队?
其实,除了我们大陆之外,其他地方所谓的“国家队”都是这么来的——某个地区(比如香港或台湾)的联赛成绩好,代表队自然实力就强一些;而某个地区(比如大陆或者澳洲)的联赛水平低,代表队自然也弱一些。 所以,“某地区国家队”这个称呼是相对而言的,其强弱取决于当地联赛的水平。 在20世纪之前,中国的足球水平是很高的,多次击败日本和韩国。但到了20世纪之后,尤其是90年代开始,由于中国实行“专业体制”,大量优秀的球员被选入国家队训练,导致各级联赛的质量急剧下降。再加上足协官员的各种昏招,中国足球的水平一落千丈。
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应该在联赛成绩好的地区的“国家队”称号,却落到了其他级别联赛的代表队身上。这真是莫大的讽刺! 有人会把原因归结到足协身上,说足协不会选才,搞了半辈子青训,却没培养出几个人才。但事实上,在90年代中后期以前,中国足球的水平是高于现在的,当时足协没有花太大精力培养青少年球队,而是直接选拔各级联赛中的优秀球员入选国家队。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足坛职业化进程是在走弯路,而且越错越远。运动员不是人才?那么请问张琳芃、武磊这些从小县城起步的职业球员是怎么出来的?那些所谓的专业体校又培养了哪些人才? 中国现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足球问题,而且是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大问题。
因为,香港不属于未正式建交或已断交的地区,根据国际惯例,任何国家或地区,只要与中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则该国家或地区的体育组织在中国原则上将被承认为该国家或地区“唯一政府”的当然代表,可使用包含其所属国国名文字(即英文China的派生词Chinese)在内的名称组织参加国际体育比赛。这样,由上述国家或地区的合法居民组成的体育代表队或运动员,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就理所当然地被称为“中国的”某某队或某某人,而不加“中华”二字,简称为“中国”某某队或某某人。而那些与中国未正式建交或已断交的地区,则不享有此种受委托代表“中国”的权利。
按此原则,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港协暨奥委会”)在香港原则上将被视为特区政府的代表,可使用“中国香港”的名称组织参加国际体育比赛,其体育代表队按惯例就被称为“中国香港”队。与中国已建交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香港特区也属于“中国”,因此,这个队在中文表述中可简称“香港队”,英文则只能称“HongkongChineteam”(简称“Hongkongteam”)。这样,不仅可与使用“中华”作为队名(或简称)的台湾、澳门和其它与大陆未建交或已断交的地区区别开来,又使中国的国际体育比赛成绩得以完整地反映在“中国香港队”的成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