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厉害还是中国厉害?

上官青上官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题目让人想起去年夏天央视曝光的“洋垃圾”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关于环保和经济发展的争论。 当时央视披露,我国每年进口2000多万吨废纸,价值40亿美元,这些纸制品进口之后,大部分都没有达到我国的垃圾分类标准,部分甚至直接来自国外垃圾场。一些国内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不合格的纸张和原材料进行加工,致使这些废品或者低端原料加工品中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当时舆论一片哗然,不过现在再回顾起来,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其实是我们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地步,有了足够的价格竞争力,因此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将本国的废旧物资甚至是垃圾场里的东西低价出售给我们,我们则通过大量的劳动力和低廉的土地成本来进行二次加工,把别人不要的东西变成我们的商品输出,这的确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方式。但是造成的后果就是我国每年要消耗大量的外资,同时产生相应的环境污染。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韩国的半导体产业能够崛起,并拥有全球最顶尖的技术,而中国的半导体行业却长期落后于先进水平呢?这是因为中国在重化工业上消耗了太多的资源和财力,在轻工业领域又缺乏足够的技术积累,从而在中间环节损失了大量的利润,导致整个产业链上的优势并不明显。 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来了,如果我国不想继续承受这种高昂的环境代价,不想继续做国际资本和垃圾的接盘侠,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中低端产业全面驱逐外资,让外资无法再通过低端的要素投入来损害我国的利益。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科技领域下更多的苦工,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和代价,但是只要我们坚持走下去,终会有突破的一天!

况珊彩况珊彩优质答主

中韩两国都是崛起于冷战阵营体系下的新兴国家,也都是善于把握时代潮流和国际格局的国家。两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在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中国的发展成就了现代韩国,现代韩国发展所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成就,也有中国的贡献。韩国是现代中国在东亚区域的重要国家,现代中国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改善,离不开韩国的配合与相助。

中韩在经济发展与改革方面有着互相学习借鉴的优良传统,韩国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就扮演着老师的角色。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和整个80年代,韩国作为中国经济起飞的老师,双方在政治和经济上互信十足。

在政治上中国为韩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战略环境,经济上韩国的经济特区和出口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又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模板。中国国内许多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很大程度上就是效仿韩国的模式。

90年代之后,中国和韩国分别于1992年正式建交并于1997年签署了中韩共同宣言,双方的合作步入了法制化和多领域时代的轨道。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为了维护东亚经济秩序稳定,坚定地支持韩国政府应对危机。尤其是中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的举措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市场和区域秩序,为韩国经济的复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双方进入了教师和学生互换的时代:中国从学生变为老师,韩国从老师变为学生。韩国在1998年开始向中国学习如何稳定国内经济秩序的经验。

中韩关系进入新世纪以后,双方在经济上的竞争取代了学习与借鉴的主题。在政治上两国成为不可脱离的战略互信国,但在经济上两国进入了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者关系的时代。双方进入了完全的合作伙伴时代的初期。

两国的政治关系在新的世纪里进入了战略合作和全面互信时代的初期。中国和韩国在军事和安全上已经完全没有威胁与利害关系,而是进入了完全的合作与战略互信时代。双方关系已经出现了质的变化。尤其是2008年中国金融危机的爆发,韩国再次成为中国发展的学生。

尽管如此,两国在经济上还有许多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之处。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发展领域,韩国也可以成为中国学习的模板,中国在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成长领域又是韩国学习的标本。两国在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中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可谓数不胜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