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打乒乓球又打羽毛球好吗?
个人经验,不喜勿喷。 题主是准备学习乒乓和羽毛球吧!我觉得你要想清楚先学哪个后学哪个?因为这两个都是技巧性很强的两个球类运动项目。
首先说两个项目的共同点——体能、技术、战术的综合性要求较高,且对场地器材要求相对简单,适合普遍人群开展。
再来说说不同的点——主要就在于对抗性上。
乒乓是隔网对抗,没有身体接触;而羽毛球是两两对决,有一定概率发生身体碰撞,对于力量素质要求更高一些(男女生皆如此)。不过现在羽毛球比赛也有用塑料球了,但毕竟不是乒羽专业的,就不讨论技术层面的问题了。
我个人认为题主应该先学习羽毛球,原因如下:
1.羽毛球入门更简单。虽然都需要掌握高抬腿等基本步伐,但羽毛球的对场地的要求更低,一个普通球场足够使用,而乒乓球则最少需要两张球台才能进行双打。(此处强调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
2.更利于掌握基本技能。由于羽毛球双打配合要求更加高,更有利于我们理解发接发、前后场、杀球、吊球等基本技战术的应用场景以及队友协调配合的重要性,更能快速地掌握这些基础技战术。 而乒乓球不仅对场地的尺寸有要求,而且击球时间短暂容易忘记,对于基本功不扎实的人来讲,很容易形成一种“打起来什么都懂,做起来什么都不会”的情况出现。(这里指最基础的技战术,并不是高端技战术。)
3.易于形成社交圈。同好更容易找到组织,一起打球一起学习。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不当欢迎指正。
羽毛球运动是我国一项十分普及和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它具有健身,防病与减肥,娱乐及竞技等多重价值和功能。如果能够掌握正确的打球方法,养成良好的打球习惯,就能充分地发挥和利用上述价值与功能。相反,如果方法错误,习惯不良,不仅会使上述价值与功能大大地减弱,而且有可能危害人体的健康与功能。
有些打乒乓球的朋友改打羽毛球后,往往仍保留着打乒乓球的习惯,最突出的是击球时用力过猛,不仅在前场击球时是这样,而且在后场击球时也是这样,在这种情况下后场击球,常常会感到手臂肌肉紧张,在每次握拍击球后都感觉到手臂肌肉酸痛而不得不放下球拍作上举抖动双臂的放松活动,久而久之很容易引起肩周炎的发生。肩周炎一旦发生,则上臂的各种活动都将受到严重的障碍,不但打球感到困难,而且日常生活也感到困难。因此打羽毛球的朋友应特别注意预防肩周炎。
打球时用力过猛易引起肩周炎
有些人打球健身效果不太好,甚至有时会感觉身体越来越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问题就出在打球的习惯不良上。最突出的是打球时,两脚叉开,直立地站在球网前面,身体前倾,击球后,就地等待来球,结果往往连球都接不到,而且这样的姿势时间久了,腰肌和腹肌都会感到严重的酸痛。应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是双脚叉开后,脚跟抬起,脚尖着力,上体在双脚的上方正中,重心稍低,用"骑马式"的姿势,来回移动着击球和接球,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用较小的体力获得较多的活动量,又能提高击球和接球的成功率。如果这样做的时间一长,腰部和腹部感到酸痛,可以放下球拍,后仰作180°的背弓活动,就会感到立竿见影的轻松。
两脚叉开直立易导致腰肌、腹肌酸痛,采取"骑马式"好的多
如果不会用脚移动去接不同的来球,可以双脚并拢地站立,然后前后左右地移动步法去接不同的来球。开始时,可能会感到两脚交换和移动的频率太频繁因而感到比较累,但只要天天坚持这样的练习,就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而且会感到打球的兴趣日有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