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长胶怕发什么球?
长胶不怕发球,只是对不同的发球方式有不同回球的办法而已。 主要怕发球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发球直接得分;第二种是接发球出界或下发球失误。第三种则是接发球后自己击球出界,比如削球或者勾手发球。
不过现在真正会用长胶的玩家已经越来越少,因为现在乒乓球技术发展太快了。而长胶打法的适应性并不好,不能适应新的打法就需要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否则只能慢慢被市场所淘汰。所以现在能用好长胶的人都是水平很高的。所以一般的爱好者想学习长胶其实很难找到机会。
我本人从90年代开始接触长胶,直到2014年的时候还有打着自己的长胶(当时我的技术已经很不错了),不过后来慢慢的就弃用了,因为我觉得自己的水平提高的太慢了。 至于为什么用长胶的玩家越来越少呢?原因也是很简单的,就是因为现在的反手套胶越来越适合防守型打法。而且现在乒乓球器材行业更新换代非常快,各种黑科技层出不穷。
就拿海绵来说吧,以前的海绵都是一层层贴起来的,比较厚,弹性足,不易磨损,所以使用的时间很长。但是现在的海绵都是一次成型,海绵的密度和厚度都会高很多。这就使得进攻型的选手使用的粘性套胶性能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而防守型的选手则可以选择颗粒胶皮或者是海绵相对软一些的反手套胶来增加自己的实力。 所以现在能用好长胶的玩家水平非常高,而且能很好的运用各种技巧来弥补自己技术上的不足。这是其它业余球员很难战胜的。当然如果你是专业水平的球员,那么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了。
总之无论用什么工具打球,技术才是第一位的。你只有把技术练好了,你才能更好的运用工具的特点来补充自己在技术上存在的漏洞。如果仅仅依靠工具来增强自己的实力的话,那永远只能是初级水平。
长胶主要特色为改变击球旋转的性质,如将上旋转变为下旋,或将下旋转变为上旋。因此,对于习惯于对付反胶的运动员来说,在回接长胶时极易出现因判断旋转性质错误导致回球下网或出台的情况,而出现连续失误也往往是导致一板制胜的直接原因。因此,使用长胶时应重点强化以下几个能调动对方旋转判断与落点思维的环节,充分运用“旋转+落点”令对手疲于奔命,从而一击而制胜。
1、强调第一板的发球质量,通过落点长短变化,破坏对方前三板的抢攻节奏。尤其是对于擅长上手的对手应以短质为主,使其无法发力抢攻;对于下蹲拉的对手应结合长短发球,以免其总能在自己舒服的击球区内进行控制。
2、近台接发球抢攻时要敢于上手,通过快撕加转以加速长胶吃旋转程度,使回球更转更富有威胁。长胶虽然能改变来球旋转性质,但有时却无法根本抵消原有旋转的力量,因此上旋较强的来球更易被长胶吃光。因此,如对某一板球进攻有把握要敢于加转上手,以免造成过度下网而导致连续失误的出现。长胶一般反手实力较强,因此反手位的对拉更具威胁。在对拉相持中要敢于先变对方正手,以免被对方反手生拉硬拽顶到底线,造成相持时难以发力甚至回球软无力的现象。
3、相持中要强化接发球后的前三板连续回接质量,尤其对于擅长前三板抢攻的快攻型选手更应如此,以期能通过高质量的连续回接迅速将对方速度与落点的威力克制,并利用“落点+旋转”调动对方回球出直线或回球变质量时的失误而得分。
4、尽量将前三板的正手位球用反手回接,以免对方由习惯性接发球站位过近的情况因正手拉大角度而被迫反手位还击,从而给自己制造抢攻的良机。
总之,以长胶为主的运动员在对战中要扬长避短,注意保护自己的正手位漏洞,并将回接对方正手位压线球时的失误概率降到最低,同时应多进行近台快撕、快刺变直线的训练,强化回接后前三板连续回球质量,从而将自己在前三板中回接落点与旋转上的变化优势发挥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