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板乒乓球怎么打?
本人直板快攻(不是业余爱好者,是专业体育生),打法类似直板横打结合,正手突击,反手撕扯。
1.技术层面 先说一下我的技术基础。我正手擅长近台快攻,发球以抛球为主,配合短抛、长抛和旋转球;中路基本不用,因为右手持拍,左推右攻的时候较多,而且中路的球比较爱下网;反手擅长拨球、弹击、劈长、搓迷踪腿法(就是那种你根本不知道他下一板要打的什么球的奇怪步伐,类似太极,但是很实用),也偶尔会练一下勾手和直拍横打。因为我不是专业的运动员了所以技术已经荒废很多,不过就我个人来说,我认为我的技术是很全面而且比较扎实的。
然后说下沙板的特点。首先它是平面运动,因此球的运行完全是靠球拍的撞击来实现的,所以球的速度要比桌球快点才能有效击打,其次由于没有球线和球桌的限制,因此球路非常广。这两点决定了这项运动的技战术的丰富性和多变性,以及水平相对难提高(当然这是对于业余选手而言,如果用心还是可以做到的) 最后说一说对技术的整合。由于这个器材的特性,不同技术之间是可以无缝衔接转换的,比如我可以从接发球开始全力搏杀,也可以在相持中变换各种技战术,因此需要根据自身技术特点和喜好来确定自己的进攻方向。
2.器械方面 因为是新的项目,所以器械方面没有什么标准。我自己是觉得尽量去贴合真乒乓球,因此做了一些改良。
(1.)球拍 我自己的球拍是用成品拍改装的,底版是狂飙三+天极三,两面粘着红双喜的0568(好像是叫这个,反正是非常耐磨的那种胶皮。),大芯是银河980+729普及,这样改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球的速度。
(2.)球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目前市面上的普通的塑料球或者橡胶球都是不可以用的,原因嘛也很简单,不够“硬”,我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这种球通常只能打十几分种就磨平了,这就导致技术在实战中无法运用,因为连续进攻的机会很少。建议自己买一个专门的沙袋和一个合适的球,不然练习效果不好。
砂板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之前,那时的乒乓球拍就是砂纸板,胶皮板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后胶皮板一统天下已逾60年。2008年在德国提出复兴砂板乒乓球运动的倡议后,砂板乒乓球运动在全球开始勃兴。2011年被列为欧洲地区正式比赛项目。2013年被列为欧洲运动项目。
2012年初砂板乒乓球运动进入中国。目前,全国已有24个省、市、区举办过砂板乒乓球赛事。河北燕郊、浙江平湖等地多次举办国际赛事。
欧洲乒乓球锦标赛
2012年12月2—9日在德国多特蒙德举办了第一届欧洲砂板乒乓球锦标赛。来自欧洲19个国家的64名选手分别参加了欧锦赛公开组和元老组的两个项目的角逐。
中国首届全国砂板锦标赛于2013年8月16—1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
运动特点
砂板乒乓球拍与传统光板的最大区别是,在木板与砂纸之间加有一层海绵(或橡胶),它弥补了传统光板击球性能方面的不足。然而与现代的胶皮板相比,它的海绵和砂纸都很薄,球拍整体较为松软,不能充分地将球友击球时发出的功力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球的动能。因此,用砂板打乒乓球,对球友握拍、动作和发力的方法都有全新的要求,并且对力量、速度、旋转和落点的控制有着更加严格的标准。由于以上技术特点,使得用砂板打乒乓球,对于削球、弧圈和上旋类球等专业性强的攻防技术,很难达到理想的击球效果;同时,也使过于豪放的暴力式打法及那些靠蛮力获取大旋转和高弹跳的不规范动作无法奏效。因此,在用砂板打乒乓球时,迫使球员只能去打造“速度、力量、旋转和落点四位一体”以及攻防转换迅捷的先进打法,迫使他们不得不去研究如何掌握动作、发力、线路、旋转和落点的最佳配合,如何使比赛风格做到凶稳统一等等。砂板乒乓球击球手感的细腻性、落点控制的精准度和进攻线路的隐蔽性明显好于传统光板。尤其与现代胶皮板相比,它使得力量处于劣势的女子选手和少年选手能够在比赛中同处于竞技能力上占优的选手拉开更小的心理差距。同时,也使得那些球龄较长且曾苦练各种攻防专业技术的中年老球友们无法凭借深厚的“内功”轻松地为己获取致胜优势。所有这些因素,使得参加砂板乒乓球运动的男女球员在年龄上可以实现高度宽泛化。目前参加欧洲赛事实战的既有13—17岁的少年选手,也有55—62岁的老将。这极大地促进了乒乓球运动的平民化和大众化,同时更彰显了该运动更强的对抗性、娱乐性和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