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过韩国吗?
打是打了,不过不是中国主动打的。 中国和韩国的恩怨情仇起源于朝鲜王朝,当时中原地区正在经历元代末年战乱,东北的满洲部族也逐渐兴起,朝鲜国王李成桂见时机成熟,举兵入侵中国,攻破了北京城外的大宁城(今天内蒙古赤峰市)。但随后就被明太祖朱元璋派出的军队击败了。 此后中朝之间战争不断,洪武二十年(1387年),李成桂的孙子李元昊率军入侵北京附近,又被明朝名将朱棣击退。永乐五年(1407年),李元昊的孙子李恭愍王再次带兵入侵河北,劫掠廊坊、霸州一带。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为了巩固边防,在辽东半岛的鸭绿江畔设立了铁岭卫,作为防守朝鲜王朝的前哨重镇。此举引起了朝鲜王的强烈不满,认为明朝这是“越界筑城”,是严重的挑衅行为,于是两国关系愈加恶劣。正统初年,朝鲜王又借口“先朝旧陵寝被明军炮石所伤”为由,发兵攻打辽东的义州(今辽宁义县),结果遭遇惨败。而朝鲜贵族内部主战和主和两派为此还发生了内斗。
正德年间,蒙古土默特部大举入侵朝鲜,朝鲜国王李淏领兵抵抗,却被射死了马,差点被俘虏,多亏太监吴秉仪率领“义士”救援,才保住了一条命。后来还是靠土默特的内部纷争,再加上倭寇骚扰沿海,才使明廷和朝鲜的边防线稳定下来。 总的来说双方还是比较克制,属于边界之争,并没有形成实质上的战争状态。
以上是中朝之间比较正式的战争。明朝万历十七年(1599年),因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明神宗下令出兵支援。经过长达六年的征战,总算迫使日本撤出朝鲜半岛,史称“丙子乱平”。 但这时问题又来了,明朝援军一走,日本就撕毁了停战协议,重新出兵入侵。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日本侵略军直抵汉江,逼近首尔(今韩国首尔市)。
面对狼子野心的日本,此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的“边界纷争”了!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朝鲜王朝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与日本决一死战。在明军的援助下,高丽人民奋勇作战,终于将凶悍的日军赶回了海对面。
中国有三次正式大赛中对阵韩国队。第一次是在2000的悉尼奥运会。当时由于奥运会的名额比较特殊,而韩国以东道主的身份直接晋级悉尼奥运会。中国则在小组赛被朝鲜逼平,通过附加赛战胜澳大利亚后得到了悉尼的门票。
在八强战中,中国与韩国狭路相逢。那场比赛的转折点正是在于主力中后卫范志毅累计黄牌停赛。缺少了范大将军的中国队在后卫线千疮百孔,在上半场便连丢三球。虽然在下半场接连作出换人调整,但是大举压上的中国队依旧在中后场险情不断。在被韩国抓住机会再进一球后,那场对决的胜利早早失去了悬念。最终中国队在8强战中以3-4负于对手,无缘四强。
而在05年的东亚四强赛上。中国队在小组赛中又一次面临韩国队。当时已经来到而立之年的范志毅依旧是中国后场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和定海神针。而那场对决,年轻的韩国队几乎将范志毅死死缠住了半场。比赛的90分钟里双方均未能打破僵局,最终在点球大战中,中国队以4-5告负韩国。
而中国队唯一赢球的正式比赛则是2013年的东亚四强赛。当时的韩国队正在经历新老交替阶段,孙兴慜领衔一批年轻小将代表韩国出征。而中国队则基本是以主力阵容出征。比赛开始后,国足很快便进入状态,并在开场阶段连入两球。随后韩国队利用边路冲击获得几次良机,但是均未能转化为进球。最终国足以2-0战胜韩国。
不过那场对决是国足在正式比赛(世预赛,亚洲杯,奥运会和东亚四强赛)中最后一次战胜韩国。时隔五年后,韩国队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世界杯八强到世预赛附加赛险平叙利亚,如今的韩国已经不复四年前在中国本土举办的东亚杯上三比二力克日本的场景。如今的韩国正处于新老交替期间。而中国队在经历一系列归化风波后,球队实力也出现肉眼可见的滑坡。
如今的韩中对决,已经不能像四年前一样决定两支球队在东亚四强中的排位。对于志在冲击世界杯的两国,这样的对决都更像是友谊赛,更多的是在为世亚预练兵。